湖州凯发注册网站機械有限公司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聯係方式
濮經理:13777479699
徐先生:13706537058
企業郵箱:boss@dongguanb.cn
新聞詳情

當前數控機床發展的兩大趨勢分析

時間:2014-4-19 11:40:38   來源:機經網   添加人:admin

  機床製造技術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產生了很多不同結構的機床,但從發展趨勢看,主要表現為兩大趨勢:

  一、機床加工的尺度特征向極端方向發展

  現代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始終是衡量機床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體現加工精度的效果如今已經不局限於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以及表麵粗糙度等方麵,更體現在微結構的加工技術方麵。一方麵,局部加工的形狀尺度特征向精微方向發展,另一方麵加工的整體形狀向大尺寸方向發展。

  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大量帶有微結構的零件加工是當前精密機床發展麵臨的重要任務。微結構零件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太陽能發電元件、手機導光板、液晶顯示器增亮膜、高速公路顯示板、複眼透鏡、衍射光柵、傳感器元件、二元光學元件、微型透鏡等。微結構的出現使機床的加工進入新的領域。

  微結構的出現對機床加工提出了新挑戰,機床的運動精度、運動的平滑性、阻尼特性都有新的要求,此外加工工藝、機床刀具、機床附件也都要發生新的變化。新的光學加工技術,如快刀伺服(FTS)、刨削加工、鑿削加工、確定性磨削等在微加工技術發展中產生。用於加工大型圓柱麵、圓端麵、平麵的微結構機床成為市場競爭的產品。納米壓印複製工藝技術相應也得到發展應用。

  微結構尺寸的變化從幾百微米到幾微米不同,但微結構的加工表麵的質量都在納米級。帶有微結構的整體零件的尺寸從毫米級到數米不同。

  在微結構的製造設備領域,日本、德國、美國發展迅速,出現了很多新機床產品。典型的公司包括:東芝機械、發那科、不二越、庫格勒、Precitech、Nanotechnology等。

  值得一提的是微孔精密切削加工在此期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德國科恩公司的金字塔超精密機床,可以用同一把刀具在半導體陶瓷材料上加工上萬個直徑不超過0.1mm的微孔。

  二、機床設備的應用向滿足智能製造要求發展

  當前,智能製造已經成為國際製造領域一種新的趨勢。德國在2011年漢諾威博覽會提出“第四次工業革命”(Industrie 4.0)以來,如今已經進入實施階段。“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目標是工廠智能化Intelligente Fabrik(Smart Factory)。2013年美國以製造業回流為主題,開啟智能時代的再工業化。日本在柔性製造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比較成熟的智能化製造技術。中國目前製造業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一些地區出現的“用工荒”也迫使製造企業向智能化方麵轉型。

  智能化製造技術的大趨勢,要求機床必須適應其使用要求。從國際上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情況來看,最典型的應用特征是要求各種配置的高可靠性,作為智能製造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機床設備的可靠性成為最主要的考核指標。

  在智能製造技術可以看作是在前兩代柔性製造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第一代柔性製造係統產生於八十年代,它的可靠性衡量特征是可連續24小時運行,第二代產生於九十年代,可連續72小時運行。當今的智能製造係統,它要求可以連續720小時運行。因此,能夠長時間不間斷高可靠性運行的機床設備成為另外一個發展趨勢。

  智能製造的發展曆程

  智能製造三代發展中,人力成本不斷下降,智能化製造中人的參與很少,但機器人的複雜程度明顯提升。第二代發展中,機器人隻能從事固定路徑的搬運,但第三代機器人不僅可以通過視覺傳感器感知無序擺放的工件,通過判斷做出不同路徑的抓取動作,還可以感知裝配過程的零件對中狀態,並配合智能夾具代替過去隻能由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智能製造同樣對機床適應性的其它方麵提出了要求,比如:能夠配合帶傳感器及感知對位裝配的機器人協同工作、能夠遠程通訊等。

  機床的發展趨勢還有很多,比如多功能複合化趨勢、可重構趨勢、低能耗環保趨勢等,不再這裏介紹。

  上述兩大趨勢呈現了不同技術特色,第一大趨勢主要的突出特色是技術的前沿性和創新性,重點體現技術的高精尖;第二大趨勢主要特色是技術的成熟性、體現一個國家製造業的基礎。這兩大特色能夠比較充分反映國家製造業的強大程度。